今日盘面
大盘全天震荡调整,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,沪指相对偏强。截至收盘,沪指跌0.28%,深成指跌0.73%,创业板指跌1.05%。
盘面上,农业股逆势走强,神农科技、秋乐种业涨超10%,农发种业涨停。电力股全天强势,晋控电力、大连热电、京能热力、长青集团等涨停。
(资料图)
券商等金融权重股午后一度冲高,锦龙股份、东吴证券涨超3%。整体上今日市场热点较为散乱,无明显主线。
下跌方面,AI概念股再度调整,吉大正元跌停,寒武纪、新华网等跌超5%;减速器概念股冲高回落,中马传动跌停,南方精工、德迈仕等大跌。
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,两市超3000只个股下跌。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998亿,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0亿,两市成交金额跌破8000亿。
板块方面,农业、养殖、电力、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,英伟达概念、6G、国资云、网络安全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后市展望
A股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首先,股债风险溢价显示,当前A股市场情绪偏弱。其次,悲观预期已基本充分计价,主要指数估值已回到1月水平。
总的来说,2023年A股市场处于信用底部回温、基本面弱复苏、宏观政策维持相对宽松的基本面环境之中。
国内经济总体将呈现“波动前行,温和复苏”的特征,国内需求会从此前的快速修复,逐步向内生高质量发展过渡。其中,内需复苏波动前行,短期调整不改上行趋势。
板块展望
短期机会:
中国拥有第三代半导体最大的应用市场,在新能源汽车、数据中心、5G、消费电子等强劲带动下,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碳化硅及氮化镓等材料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机会。
中长期机会:
人工智能: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从辅助人(为劳动力装备更多“智能资本”)、替代人(解决“鲍莫尔病”),终极形态可能是成为“人”(人工智能与人高度融合)。
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商业化加速落地,将催生上游新能源电力增量投资,中游带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补短板(芯片、液冷服务器等),而下游针对垂直领域训练的小模型(汽车、办公、医疗等)可能会更快发挥商业价值。
央企国改:2022年以来,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预期转弱背景下,国内稳增长成为重要抓手,均衡配置的重要性不断提升。作为中国经济核心的央企是最重要的价值板块,其投资价值长期被市场所忽视,估值处于洼地。当下,无论是对经济的重要性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,央企都值得重视。
策略方向:一、国家安全方面,主要为军工行业的央企;二、稳增长方面,主要是基建、房地产、金融、运输物流等央企;三、经济转型方面,和新基建相关的5G基站建设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特高压、城际以及城轨交通等7大新兴领域。
热点聚焦
1、夏季用电高峰来临,电力需求上升
截至 6 月 30 日,今年以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为 4.1 天,为 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。迎峰度夏,社会整体用电负荷随之攀升。
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,今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 13.7 亿千瓦,较上年增加 8000 万千瓦左右。若出现极端情况,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较上年增加约 1 亿千瓦。
2、地产基本面弱复苏,关注政策再释放
2023 年上半年行业复苏呈现先抑后扬,销售冲高后回落,投资仍旧低迷,市场对政策宽松预期进一步强烈,核心一二线城市仍有释放空间,政策催化下板块仍具备配置价值。
二季度调整力度和频次趋缓,目前来看前期政策对销售提振效果仍有限,有待政策进一步释放,但预计政策仍将以稳为主,城市局部调控仍是主基调,一线以及强二线城市有望放松交易限制,包括放宽非核心区域购房要求、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等。
3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 8 年全球第一带动零部件等产业链快速发展
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 8 年位居全球第一,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60%。今年 1—5 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发展态势,产销分别完成 300.5 万辆和 294 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5.1%和 46.8%。
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27.7%,远超 14%的全球平均水平;出口持续快速增长,前 5 月累计出口 45.7 万辆,同比增长 1.6 倍。
(文章来源:德讯证顾)